专栏栏目《安联基金会客室|沈良说》
沈良
安联基金总经理
最近,围绕一个人的“三个钱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一个男人应该有三个钱包,第一只,是你口袋里实际有多少钱;第二只,是你的信用,别人钱包里的钱你能调动多少;第三只,是人家认为你有多少钱。”这句经典的台词在微博和小红书上被反复转帖、评论。“三个钱包”几乎成了“打卡黄河路”“回忆90年代上海”“排骨年糕”之外最热门的话题。
有一篇帖子说的很有道理:“这’三个钱包’不仅仅是商业场上的生意经,也是人生路上的经验总结。“ 第一个钱包很好理解,说的就是商业的原始积累,是实际的财富。第二个钱包说的是通过诚信经营、履行承诺,赢得的信用。这种信用似乎不能很快带来眼前的利益,但是在信任的基础上,能够带来更多的机会。做人也应当诚实守信,立好口碑。第三个钱包说地则是形象和格局,做生意需要多方合作才能争取共赢,这也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宗旨。
类似的观点也常出现在企业家们的文章和传记中。他们把商业智慧,企业的经营之道慧融入人生观念之中,鼓励大家努力工作、学会积累,把第一个钱包变得更鼓;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信誉,把第二个钱包变得更大;不断提升内在,培养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让自己的第三个钱包更深。
而我想谈的,是更加具体和现实的“三个钱包”。日常生活开支、学习培训、房屋装修乃至养老…这些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和将会遇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把它们装进自己的“三个钱包”里?又该如何打理好它们呢?
我从学生时代便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第一只是手上的钱包,它是我们每天的吃穿用度,是我们生活的基础。第二只是眼里的钱包,初入职场的“打工人”,或许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在规划专业培训和深造;热恋中的情侣,也许在准备一年一次的国外旅行;年轻的夫妻,可能计划在家里布置一个温馨的儿童房…这些看得见的花费或许不那么日常,也没有那么迫切,但一定数目不小。第三是脑中的钱包,它涵盖了买房、子女教育、养老等重大决策,它需要我们仔细地规划,慎重地安排。
从时间的维度上,这“三个钱包“刚好配合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资金需求,也对应了不同的收益预期与风险偏好。短期的“钱包”承担的是日常的花销,流动性和灵活性是决定性的因素。中期的“钱包”看上去不那么“必须”,但它却能让自己更加地充实,提升生活的品质。中期“钱包”弹性的需求匹配的是更高的收益预期,我们也愿意为此承担相对更高的风险。而长期的“钱包”,我们并不追求短期收益的快速增长,更不希望出现频繁的波动和调整,稳健可持续是核心的诉求。
在清晰地理解了我们自己的“三个钱包”后,如何打理好这“三个钱包”显得尤为关键。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丰富的产品体系,长期的实践积累以及敏锐的市场判断。在这方面,资产管理机构刚好能提供一些帮助。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和需求,提供丰富的产品和中长期的财富管理规划,这也是安联投资一直以来的承诺。
优秀的资产管理机构理应比客户更加了解他们的“三个钱包”,也应当更善于从客户的角度提供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We
believe in solving,not selling!(我们致力于提供资产配置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纯销售产品)投资自己的“三个钱包”,安联投资是您可信赖的财富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