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大众话养老 经验借鉴不能少 | 德国篇第8期:德国私有个人养老金—产品和发展现状
2023/11/28

IMG_256

 

编者按

“全民大众话养老”是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推出的养老金融教育科普品牌,当前已形成“全民大众话养老——您的需求不能少”《中国养老财富储备报告(2021)》和 “全民大众话养老——政策知识不能少”系列短视频等成果。“全民大众话养老——经验借鉴不能少”是本系列的又一创新尝试,将选取在养老金融实践上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一系列科普文章更系统、全面、详细地介绍其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实践。本系列第二季为德国篇,作为第一个建立了完整社保体系的国家,德国所面临的挑战和在改革中的积极尝试极具参考价值。本期将介绍德国个人养老金的产品和发展现状。

 

上一期文章介绍了德国个人养老金的制度设计,简要介绍了其产品类型具体包括保险合同、银行储蓄合同、基金合同和住房储蓄合同,供不同偏好投资人选择。本文将重点详细介绍这几种不同的产品类型。

 

保险合同

 

该类产品为人寿保险计划,由个人直接与保险公司签订养老金协议,在个人年满62周岁后,其70%的储蓄金额将以年金的形式逐月发放,剩余的部分可一次性支取。

 

银行储蓄合同

 

该类产品为银行的储蓄类计划,大多按月缴费,利率根据官方参考利率调整,一般为流通债券的平均回报率或较长时间的平均回报率。部分银行会提供最低利率保证,或在储蓄计划结束时提供奖励利率。由于长期的低息环境,此类产品并不太受市场青睐。

 

基金储蓄合同

 

该类产品为基金储蓄计划,个人可通过基金型产品间接投资于权益和固收等类型的产品完成养老金的积累。有别于其他基金,进入个人养老金的产品,受法律要求需提供部分保本或保本保低息的承诺(比如保证80%的本金安全)。于此同时,个人必须接受更高的起投额。也因此这类基金储蓄计划更倾向于通过超配债券和分散投资的方式控制风险。在德国,有如下四种类型的基金模式可供不同投资偏好的人选择:

1权益基金模式。

投资金额完全流入权益基金,只有在期限快结束时才会转移到较低风险的投资,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特征。

2生命周期模式。

根据投资者年龄增长,逐渐由高风险资产转移到低风险资产。

3单基金模式。

无论投资者年龄如何,资金总是流入低风险低回报的产品。

4动态投资模式。

投资流向完全取决于市场情况,可在高风险和低风险产品中较为灵活的自由流动。

 

基金储蓄合同具有较高的回报率,但资本市场表现不佳时,其回报率也会下降。同时基金储蓄合同具有较高的费用,需支付行政、托管和管理费用等,这些都进一步蚕食了回报率,使其吸引力下降。此外,和其他绝对保本保息的产品相比,基金储蓄计划并不符合德国整体上厌恶风险的投资文化,因此发展也较为迟缓。

 

住房储蓄合同

 

该计划是在合格的金融机构开立一个账户,往该账户中投入的资金仅可以用来解决持有人的住房问题,比如用来建造或购买自有住宅,偿还房产贷款或支付养老院的费用等。当该账户以及其资金用途满足相关要求时,比如该住宅位于欧盟或欧洲经济区内,则该账户所投入的资金,将被记为个人养老金,并与个人养老金共享补贴和税收优惠。住房储蓄合同让无法提前支取的个人养老金有了更为灵活但专项的提取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

 

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根据德国劳动与社会事务部的数据,截至20206月,共有超过1600万份里斯特计划合同。其中,保险计划占比65%,基金储蓄计划约占总额的20%,住房计划约占11%,银行储蓄计划约占4%1

 

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2019 年德国个人养老金规模为 2,855.22 亿美元,仅占GDP 7.4%。同期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个人养老金占 GDP 的比例分别为 87.5%89.1%123.3%。可以说,德国的个人养老金——里斯特计划的发展并不如预期。也因此,德国政府仍在努力进行相应改革:比如引进纯DC计划,希望逐步扭转全民保本保收益的思维;再比如,监管机构也在同时探索放开部分投资限制,以提升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专 家 问 答

 

专家介绍:Michael Schuetze,安联投资瑞士机构业务负责人、德国职业养老金协会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博世养老金计划的独立风险控制专家,原安联投资企业和养老金咨询业务负责人。

 

问题:为什么已经推行了20年的计划,但个人养老金的覆盖率还是这么低呢?以及为什么德国个人养老金仍然以保险和房地产为主?

Michael Schütze一是因为太复杂了。比如李斯特计划,可以选择基金计划或住房计划,选什么产品,缴费多少,选择哪家产品提供商,税务激励怎样等等。我记得有美国和其他地方的研究,是说养老产品必须做成只需要签个字就可以参保的形式最有效率。从心理学角度看确实如此,如果你给消费者太多的选择,会使得大家不知道怎么选。

 

第二,整个产品的成本过高。李斯特计划本身是涵盖着很多销售成本的,这也是诟病点之一。如果说10%的收益,1%的成本,就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但是收益降低,成本还保持在1%的话,问题就大了。所以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媒体也对李斯特产品做了不少负面报道,政府现在也在思考如何对计划进行改革。其实我觉得政府在对李斯特计划的支持上做的很好,对于那些低收入人群来说真的是获得了有力保障。

 

第三,保守的投资理念限制了产品的发展。保险和房地产计划更受青睐的原因是德国人很保守,很厌恶风险,不想承担任何亏损,这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因为这就意味着没办法为客户赚更多的收益。

 

问题:那么在设计养老金融产品时,您认为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Michael Schütze首先,要明确该计划的最终目标,调整过高的预期和不切实际的需求。其次要思考投资模型是基于个人还是集中投资,若是提供产品给个人选择,则简单明了好操作是重点。但我认为养老金应该以集中投资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样可以依据大数法则,做更合理的规划。再次,在考虑该养老产品的参与率和缴纳比例时,要根据特定人群的特征,予以一定的差异化设计。此外,要考虑风险控制,设计合理可信赖的风险缓冲机制。最后,才是对该产品的治理方式、投资范围、是否融入ESG理念和如何进行投资者沟通等问题,进行一定的规范和商讨。总之,没有最好的养老金融产品,只有适合于特定人群、特定需求的养老金融产品。

 

若您对本文或“全民大众话养老——经验借鉴不能少”有任何反馈与交流,欢迎留言或发送邮件至pxbm@iamac.org.cn

 

“全民大众话养老——经验借鉴不能少”项目合作机构:安联投资

专家顾问:Michael Schuetze

编辑&校审:协会教育培训及国际事务部鲁明佳、孙晓燕、郑照义。

 

资料来源:

1.  <supplementary repor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on the pension insurance report 2020 according to § 154 paragraph 2 SGB VI (old-age security report 2020)>Bundesministerium fur Arbeit und Soziales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安联基金